近些年來,新加坡留學憑借多方面優勢成為許多人所廣泛關注的知名留學國家。在學習先進專業文化知識之后的課余生活中,背著相機暢游新加坡的的美麗景點也是很愜意的。剛來新加坡時,時常被老人們口中的大坡、小坡搞得暈頭轉向。后來讀了山叔(韓山元)的著作《從大坡到小坡》后,才恍然大悟。
據新加坡留學網了解,大坡是指新加坡河的南岸橋南路(South Bridge Rd)(大坡大馬路)和新橋路New Bridge Rd(大坡二馬路)兩條路周邊地方, 今天是以水牛水一帶為中心。早年在填海地上的Shenton Way 一帶還沒出現,靠近海的地方叫紅燈碼頭(Collyer Quay),老巴殺等,萊佛士坊一帶。
小坡指新加坡河北岸的美芝路Beach Rd, 以及跟它平行的七條馬路,North Bridge Rd (橋北路)是小坡大馬路, Victoria St(維多利亞杰) 是小坡二馬路, Queen St(奎因街)是三馬路, Waterloo St(滑鐵盧街) 是四馬路, Bencooen St(明古連街) 五馬路, Prinsep St(布連拾街) 六馬路, 最后Selegie Rd(實里基路)是七馬路。
新橋路(大坡二馬路)之間由禧街(Hill St)連接,著名地方有消防局和Fort Canning山 (俗稱皇家山)。消防局后面就是福康寧山。
埃爾金橋以南是橋南路,以北是橋北路。橋北路是小坡的大馬路,圣安德烈教堂,新國會大廈,首都戲院,福南中心,萊佛士酒店,百靈大廈都在這條路上。
維多利亞街是小坡二馬路,贊美廣場原本是教堂現為美食娛樂之地。
奎因街-小坡三馬路 美術館和圣保羅教堂是較有名的建筑,新加坡管理大學也在這里。美術館的前身是圣約瑟書院,公教中學的舊址原來就在圣彼得保羅教堂旁邊。
從三馬路向下走就是滑鐵盧街即小坡四馬路。四馬路上最著名的莫過于四馬路觀音廟,新加坡華人大多知道四馬路觀音廟,但這個四馬路的來歷,現今的年輕人卻知道甚少。觀音廟旁邊是印度廟,華人拜完觀音順便也進印度廟拜一下,印度人也順便到旁邊拜一下觀音,宗教在這里頗為和諧。四馬路觀音廟香火十分興旺,據說二戰期間日本進攻新加坡時,周圍的建筑物被夷為平地,只有觀音廟巋然不動。
接下來的是明古連街是小坡五馬路,這條街上最著名的就是森林廣場,售賣各類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