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印象中,新加坡以教育完善、課程豐富、文化繁榮漸漸成為了許多留學生心目中的理想留學熱國。與此同時,新加坡政治穩定,社會治安好,犯罪率低,信譽卓著,是發達國家中投資環境最安全的國家。
接下來,新加坡留學網為您詳細介紹新加坡的投資環境:
1.資本抽回:對資本有限制抽回
新加坡稅收體系簡單低廉,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個人所得稅稅率只有中國的一半,無資本稅,且實行區域征稅(即海外收益匯回新加坡免稅),資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動。利于投資企業享受新加坡低稅率(6%-18%),還可實現國際合法避稅(適合用于操作離岸業務),實現資產轉移(國際化)和保障。
新加坡沒有外匯及資金流動管制,發行新股及出售舊股所募集的資金可自由流入或流出新加坡。新加坡擁有進的資訊科技,新交所已開始應用開放式交易平臺,可讓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在不同的地方實施買賣新交所得股票,將來客戶還可將自己的結算及風險分析系統與新加坡中央托收公司直接相連,從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
2. 外商股權:準許全部外資股權但不歡迎
(1)關于外資投資比例的限制,除商業企業要求外資不超過40%以外,其他企業則規定得比較寬松。高科技或資本密集型出口企業,外資可全資;一般產業雖然鼓勵合營,但對外資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聞業不得超30%、廣播業不得超過49%的出資比例,以及公共事業屬禁止投資產業外,外國投資人均可擁100%的股權。
(2)新加坡并不明確規定鼓勵外資投資的領域或行業部門。但總的來說,新加坡不大鼓勵外商投資裝配型工業部門,而是歡迎能引進“新技術”的投資,除對國家安全構成影響的敏感型部門外。
(3)國外的經濟實體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業,開展經濟活動。在所有權方面,對外商無特別要求,外商可自由地獲取必要的生產要素和進行融資活動,并自由地支配所生產產品的銷售市場,其對東南亞各國條件最為寬松。
3.對外商的歧視和管制程度:對外商略有限制但無管制
(1) 投資準入制度
新加坡對危害社會安全的行業嚴加管制,如爆竹、國防工業等。制造業中屬勞動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價值低的行業(如合板業及成衣業)列為不受歡迎行業,一般情況下不予核準投資。新加坡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物資購買和產品銷售沒有太多的限制。
(2) 限制性規定
投資監管新加坡外貿廳立法對外資的限制性規定相比東南亞其他國家來說要寬松得多,但對外籍人員在新加坡就業須取得聘用許可證。新加坡法律對外資投向的部門沒有特別限制,除交通、通信、電力及新聞等少數公共事業部門投資,行政審批上控制極嚴。另外,對外國投資投向金融和保險業實行許可證制度。
(3) 限制性產業
新加坡《制造業限制投資法》規定了限制外資進入的產業,但數量較少,主要包括纖維紡織制品(雇員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運輸、木料制材、水泥、洗滌類、煙花、鑄鐵、汽車、電視機、飛機、冷藏車、光學透鏡、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這些產業都是屬于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法律對外資限制的目的在于保護這些行業的民族工業,促使新加坡經濟的健康發展。
4. 貨幣穩定性:完全自由兌換
目前,世界上有50多個自由兌換貨幣的國家,其中就包含新加坡元。新加坡已經成為繼倫敦、紐約、東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從1991年起,新加坡開始實行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近20年,該匯率制度維持了新元名義有效率的基本穩定,為新加坡實現低通脹和經濟增長目標提供了穩定的貨幣環境,為新加坡的經濟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加坡匯率穩定。自1981年以來,新元名義有效匯率保持了穩中有升的基本態勢。首先,新元名義有效率波動性(匯率變動的標準差來衡量)明顯減弱。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