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優勢的不斷席卷下,新加坡留學愈漸為人們所廣泛推崇。對于留學生來說,去新加坡留學乘坐飛機是許多人所熱衷的交通工具之一,那么關于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有哪些最新消息呢?
據新加坡留學網表示,目前,乘客在國內每次乘坐飛機,都會被要求關閉手機等移動電子設備,即使手機調成“飛行模式”也不允許使用。然而,包括美國、歐盟、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已經明確在飛行過程中可以使用手機,但需要調成“飛行模式”。而在我國,雖然各大航空公司已開始探索機上WiFi的商業化,但出于飛行安全的考量,手機仍被列為嚴格禁用的電子設備。調查發現,其實在政策紅線背后,解禁與嚴控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現狀
多國解禁飛機上用手機
近日,新加坡民航局宣布,放寬便攜式電子設備在航班上的使用限制。新規實施后,只要不啟用無線通信或遙控功能,飛行途中乘客可在“飛行模式”下全程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需要開啟無線通信連接或使用遙控的電子設備,可在航班爬升至1萬英尺(約3048米)以上時使用,但語音通話除外。
事實上,新加坡已不是個解禁飛機上使用手機的國家。早在2013年10月,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就已批準允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MP3、數碼照相機、電子書等移動電子設備在起飛和降落階段開機,但必須設定在“飛行模式”,即關閉移動電話對外聯系功能。
去年12月,歐盟航空安全局也宣布了同樣的規則,解禁手機“飛行模式”在飛機飛行全程中的使用。歐洲航空安全局媒體事務負責人稱,出臺這一規定經過了嚴格的安全論證,旨在適應人們隨時隨地使用電子設備的需要。
鑒于很多國家已經放開了手機“飛行模式”在飛機上的使用,我國民航局正在探索3000米以上高空允許使用飛行模式的可行性,目前技術驗證已經開始,預計到2016年會有明確的結果出來。“歐美國家的經驗在前,技術驗證結果還是很樂觀的,放開的可能性很大。”周宏說。
探因
起降時使用風險高
根據國際慣例,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MP3、游戲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不允許在1萬英尺以下的高空使用,而當飛機到達1萬英尺之上時,除手機之外,其他的電子設備都可以使用。為何這么規定,我們被告知的原因只有一條:理論上它們可能會對飛行儀表造成干擾。
飛行過程中,飛行員利用機載無線電導航設備與地面導航臺保持實時聯系,控制飛行航線。飛機在達到巡航高度平穩飛行時,距地面6000至12000米,此時手機接收不到信號,無法使用。而在起飛、降落過程中,由于高度較低,手機能夠與地面基站取得聯系,對導航系統的干擾最為嚴重。如遇到能見度低的情況,飛機需要使用儀表著陸系統進行降落,此時跑道上的盲降臺將向飛機發射電磁信號以確定跑道位置,不關手機就有可能帶來嚴重干擾。
“移動電話不僅在撥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信號,在待機狀態下也會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聯系。在手機搜索信號的過程中,雖然每次發射信號的時間很短,但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所以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就會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干擾。”科學松鼠會專家蘇椰表示。
相較于對飛機通訊系統的影響,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對手機地面基站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蘇椰指出,當手機用戶從一個區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就需要重新選擇并切換基站,這個過程是需要計算的。當旅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時,由于飛行速度很快,過區切換會非常頻繁,這樣會加重基站的工作負擔。
禁用只為以防萬一
據了解,客機本身的航空電子設備有數百種,使用無線電的主要是導航系統和空中防撞系統。
在主要的機載導航通訊系統中,VOR和ILS航向臺使用的頻段是108-118MHz,ILS下滑臺使用的是329-335MHz,DME和TCAS則是960-1215MHz。然而,所有手機的通訊頻段中,GSM 900使用890-960MH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