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新加坡一直是團結友愛、社會穩定的理想留學熱國,設施齊全的教學設施、完備的學生服務也是廣受許多學生所青睞的。而新加坡也是十分注重保障社會公平和社會福利的國家,為何這樣說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下:
新加坡留學網訊:福理會將推出H.I.R.E.計劃,通過就業協助有精神健康問題者重新融入社會。計劃將在五年內為200名復原者找到工作,并召集100個雇主,為復原者提供實習和工作機會。
有精神相關疾病的個人和家庭將獲得更多社會服務支持,特別在協助就業、看護者培訓和互助自助等方面,將有更多渠道和平臺,幫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統籌新加坡社會服務行業的國家福利理事會在本財政年撥款550萬元,用于支持由11個志愿福利團體提供的22個精神健康社會服務項目。福理會也考慮為有精神健康問題者提供職業培訓、伸展對他們的援助及設立熱線。
福理會也將推出H.I.R.E.計劃,通過就業協助有精神健康問題者重新融入社會。計劃將在五年內為200名復原者找到工作,并召集100個雇主,為復原者提供實習和工作機會。
心理衛生學院在2011年進行的“新加坡精神健康調查”顯示,12%的國民一生中有可能患上任何一種精神病。抑郁癥、酗酒、強迫癥是本地最常見的精神疾病,近15%患有慢性身體疾病者有精神病。
值得關注的是,近六成的精神病患沒有及時尋求治療和幫助,不少抑郁癥者拖上四年才接受治療,一些年輕酗酒者甚至會拖上13年才尋求協助。
福理會在去年的會員協商會與年度大會上,就把加強精神健康社會服務列入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會長謝福華說,以這樣的精神健康情況來看,只靠醫療完全不夠,其實更多解決方案是加強社區內的支持。
福理會副執行理事長王玉珍說,福理會將繼續與志愿福利團體合作,試驗新項目和擴大有效計劃,滿足精神病患者和家人的需求。“我們的目的是幫助有精神健康問題者重新融入社區,并支持他們身邊的看護者。”
專門支持精神病患看護者的志愿福利團體看護者聯盟(Caregivers Alliance)去年底在心理衛生學院設立新的看護者支持中心,讓有經驗的看護者義工在基層主動接觸和幫助其他看護者。中心每月平均接觸100名看護者。
社會變革 患者需求也改變
看護者聯盟執行理事長何莎莉說,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革,精神病患者的需求也有明顯改變,因此相關社會服務應跟得上步伐,做出相應調整。
她舉例說,現在的病患多數善于使用電腦和上網,他們對自己的病情和藥物也了解更多,他們甚至會質疑醫生對一些藥物的使用。他們對工作和日常活動的要求也不滿足于清潔、洗碗、做手工等,而是有更高的追求。
她說:“普通新加坡人不喜歡做的工作,他們也不喜歡。以前藥物的副作用會影響病患的日常生活,但新一代藥物可以讓他們像正常人那樣生活,從事有意義的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
但她強調,精神病患者不能承受太大壓力,他們需要有同理心的老板和同事,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可讓他們有出色的表現。
PSALT Care是今年初成立的志愿福利團體,專為有精神健康和癮嗜問題者及他們的家人成立互助小組,扶持他們恢復和戒癮,降低他們的復發率。
它現有七個互助小組,分別針對酗酒者、酗酒者家人、前嗜毒者、完成首次戒毒的年輕人、抑郁癥者、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者、厭食癥者而設。
PSALT Care主席李明佳希望提高公眾對精神病,特別是抑郁癥的了解。他說,抑郁癥做為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人們對其認識仍不足,得到的支持也不夠。
PSALT Care將展開更多公共教育活動,也將和學校合作,在校內為學生和教師成立緊張和壓力支持小組。就像如今人們不再對癌癥患者貼上不良標簽,也有越來越多人接受愛之病患一樣,李明佳希望通過公共教育逐漸消除人們對精神病患的偏見。
何莎莉指出:“精神病患的復原方法,就是在認可他們病情的同時,讓他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