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中華國粹—京劇,歷來以“東方歌劇”之名享譽世界,近年來在一些專業(yè)人士和京劇愛好者的推動下,京劇頻頻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展演,頗受不同文化背景的當?shù)厝说南矏酆蜌g迎,所到之處也掀起了一股股的京劇熱。新加坡留學網(wǎng)獲悉:近日,在新加坡華樂團音樂總監(jiān)葉聰和新加坡當?shù)鼐﹦∶摇⒗系┭輪T田平聯(lián)合策劃下,與天津青年京劇團合作,在新加坡華樂團上演了兩場京劇大戲“京劇精萃”。
演出特邀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兩度梅花獎得主著名花臉演員孟廣祿、青衣梅花獎得主天津職業(yè)藝術學院副院長張艷玲和國家一級老生演員武廣江加盟,給新加坡觀眾帶來了兩晚別具特色的京劇演出。
革命現(xiàn)代京劇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新加坡也有著廣泛的市場,其鮮明的人物形象、完美的音樂配器,再加上朗朗上口的優(yōu)美唱腔,征服了近兩代人,堪稱“紅色經(jīng)典”。此次演出在策劃人的精挑細選下,篩出了觀眾耳熟能詳?shù)囊恍┚烦危绗F(xiàn)代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里面的“迎來春色換人間”(武廣江演唱)、“我們是工農(nóng)子弟兵”(孟廣祿、武廣江對唱),《杜鵑山》里面的“家住安源”(張艷玲演唱),《沙家浜》里面的“智斗”(孟廣祿、張艷玲、武廣江對唱)、“沙家浜總有一天會解放”(田平演唱)、“你待同志親如一家”(武廣江、田平對唱)等唱段。華樂團著名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葉聰還親自為演員演奏鋼琴伴唱《紅燈記》中的《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
除了“紅色經(jīng)典”的唱段以外,觀眾還欣賞到了傳統(tǒng)劇目《四郎探母》中鐵鏡公主與楊四郎的精典唱段—流水板;花臉《趙氏孤兒》和青衣唱段《玉堂春》等。這段唱腔用的是一段慢板的形式,張艷玲老師用京劇四大名旦梅(梅蘭芳)尚(尚小云)程(程硯秋)荀(荀慧生)不同的唱腔風格,詮釋演唱此段,令觀眾大開眼界。最后的壓軸好戲是由孟廣祿與田平合作演出的老旦與花臉的著名京劇折子戲《赤桑鎮(zhèn)》,讓京劇票友、戲迷們足足地過了一把癮。
此次“京劇精萃”演唱會的創(chuàng)意策劃人田平,是著名的老旦演員,曾得到老旦鼻祖李多奎的兩位傳人李金泉和王玉敏的親傳,以及著名表演藝術家李鳴巖和楊韻青的指點。田平在中國戲曲學院任教的同時,還積極活躍在京劇舞臺,曾多次獲得各種演出大獎。1994年田平移民新加坡,在當?shù)貧v史悠久的業(yè)余京劇社新加坡平社擔任指導教師,期間她每年都會為平社指導一臺大型京劇演出及一場折子戲,曾于1996年率社赴北京演出。田平現(xiàn)為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戲劇系舞臺形、舞講師,曾為在新加坡推廣京劇藝術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不僅走進當?shù)爻跫墝W院幫助排演京劇折子戲,還專門為初級學院的師生舉辦京劇欣賞講座,特別是2005年在擁有百年歷史的“怡和軒”舉辦的《京腔京韻》京劇欣賞講座,深受當?shù)赜^眾的歡迎。2011年8月成功舉辦了《京腔京韻田平個人專場》演出,是新加坡當?shù)仡H有影響力的京劇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