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選擇去新加坡留學或者移民的人來說,他們選擇新加坡不僅僅體驗在新加坡卓越的教育水平和優越的文化環境上,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公民對待新移民或是留學生都表現的很友好,能夠幫助學生融入新加坡學習氛圍和生活中。更能幫助新移民全面了解新加坡本地習俗與社會規范,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新公民更清楚了解初到異地、適應新環境時所可能面對的挑戰,因此他們能協助那些剛來到我國的人了解本地習俗,更好地融入本地社會。
新加坡留學網表示,昨天和今天,共有約3350名原外籍人士在全島14個集選區舉行的季度公民宣誓儀式上,宣誓成為我國新公民。
李顯龍總理昨天下午也出席在靜山民眾俱樂部舉行的宏茂橋集選區與盛港西單選區公民宣誓儀式。他向約150名新公民致詞時,呼吁新公民作出努力,積極融入我國社會。
李總理說,新公民應多認識新加坡和新加坡人,踴躍參與社區活動,如快步走、活躍樂齡、排舞等,并參加明年一系列SG50活動,慶祝我國獨立50周年。
與此同時,李總理提醒新加坡人,也應盡一分力結交新公民朋友,邀請他們參加各種鄰里活動,或請他們到家里用餐,歡迎他們加入新加坡的大家庭。
也是三巴旺基層組織顧問的許文遠指出,新加坡的故事集合每一個新加坡人的努力,共同建造美好家園,因此新公民也應為新加坡作出貢獻。
他向在場的194名新公民發出呼吁:“身為新公民,你們能向初到我國的人伸出援手,協助他們了解本地習俗與社會規范,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許文遠也希望新公民在工作上或參與志愿活動中,為國家付出一分力。
新公民感激新加坡 給予學習表現機會
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慧芯(28歲)昨天正式成為新加坡公民。她在陳篤生醫院擔任物理治療師,不僅照料患有帕金森癥的病人,也指導其他護理人員。
由于父親認為新加坡教育制度較優越,因此在廖慧芯念小一那年,舉家從柔佛州搬到我國。廖慧芯說,20多年來,新加坡給予她許多學習和表現的機會,讓她非常感激。廖慧芯因此在今年初申請入籍我國,她的父母和妹妹目前還是本地永久居民,但已在考慮申請公民權。
來自印度的阿比基·雷杰(35歲,企業家)昨天也與俄羅斯籍太太茲拉塔·盧內娃(33歲,營銷副經理)和兒子宣誓成為本地公民。
他對總理的呼吁深表認同。他說:“既然選擇在新加坡定居,就不可能要求本地人遷就我們,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新加坡文化、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以及學會吃本地美食,這樣本地人才更愿意接受我們!
1996年獲得獎學金前來南洋理工大學修讀工程系的阿比基,曾在我國和日本工作,2006年與家人回到本地,去年決定全家入籍新加坡。他的兒子維賈伊(5歲)在我國出生,此前持俄羅斯護照。
阿比基說:“新加坡很安全、生活素質高,而且融合了各國文化,我們覺得很容易融入,決定把新加坡作為我們的家!
太太茲拉塔計劃未來幾年內生第二胎,并期待在新加坡展開新生活。她說,非常期待看到兒子18歲入伍服兵役,并希望他能成為軍官。
新加坡在2012年共有2萬693人成為新加坡公民,2011年則有1萬57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