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加坡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華人,但是在教育這一方面與中國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觀念上的差別,孩子未來的發展等。今天新加坡留學網就給大家深度剖析。
1、教育體制不同
1.1新加坡教育體制:
1)基礎教育
小學(6年制):6年級學生需要參加全國統一小學離校考試(PSLE),考試科目為英文、華文、數學和科學。
中學(4年制):4年制(特別和快捷班),4年級必須參加全國統一劍橋O水準考試,成績將決定升初級學院、高中和理工學院。
中學(5年制):5年制(學術及工藝),學術班的學生在4年級必須參加‘N’水準考試,通過后才能升上5年級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工藝班的學生有兩門主課,英文和數學,4年級必須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后不再修讀5年級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工藝教育學院(2年制):考取技術文憑(ITE證書課程)。
高中(3年制)/初級學院(2年制):考取劍橋‘A’水準文憑,成績將決定大學的去向。
2)高等教育
理工學院:3年制的大專課程(文憑課程),包括理論和實習。成績優秀的畢業生將豁免大學年課程。
大學:除了醫學、法學等專科外,一般需要3年時間來考獲普通學位,榮譽學位需4年。
3)私立學院
新加坡的私立學校提供兩種課程:預科的課程文憑以及學位的課程。其中學位課程都是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所頒發的國外大學文憑。
1.2中國教育體制:
1)基礎教育
小學(6年制):6年級學生需要參加小學畢業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
初中(3/4年制):根據地區不同,年制不同。完成年制后參加中考。
高中(3/4年制):根據地區不同,年制不同。完成年制后參加高考。
2)高等教育
大專:2年或3年制大專,畢業后可進入社會工作或者繼續考本科。
大學:榮譽學位需4年。還有自考本科,跟據具體情況來定。
2、教育制度差異
中國與新加坡都是6年制的小學教育,大體上區分不大。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小學教育是比較輕松的,基本上都是上半天課休息半天,上午上課,下午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可以參加學校統一的,也可以由父母帶領著去參觀動物園或者博物館之類的。孩子在新加坡讀中小學,不會有太大的學業壓力,孩子的個性教育得到尊重。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接收一些實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識教育,也特殊重視雙語教育(英文和華文),在新加坡沒有政治教育。中國的教育重在基本功的扎實,學生的做題能力和應付考試的能力都是一流的。中國在中學階段更加重視數理化的教育。在中小學階段,新加坡的考試的頻繁程度同中國類似,但是給孩子提供的機會更多。
新加坡大學階段專業選擇的機會比中國多。中國、新加坡在這個方面還是沒有辦法同北美、澳洲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教育資源極其豐富,無需考試就可以進入大學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己選擇專業,同時讀幾個專業、大學都是可以的。而中國和新加坡的孩子在報考大學的時候就要謹慎的多,因為專業和大學基本上不可更改(新加坡有的學校、專業更改相近的專業還是比較容易)。就是說孩子不喜歡這個專業,或者說明知道這個專業將來的就業前景不樂觀,也必須把這個專業讀完!這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
3、與海外教育的對接
由于北美國家和澳洲國家入學是自由的,對母語為非英文的國際學生來講,只需要英文成績作為考核標準,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新加坡與西方教育體制的對接沒有任何問題(在新加坡母語是英文,華文是第二語言),又由于新加坡的護照免簽幾乎所有的國家,因此新加坡的孩子到海外讀書不是問題(只考慮經濟問題,沒有簽證問題)。所以實際上,新加坡的孩子在中學畢業后可以自由選擇在新加坡上大學和海外上大學。新加坡的孩子有自由選擇東方教育模式和西方教育模式的權利與優勢。
因此,從這一點上講,新加坡中小學延用的基